??? 記者近日走訪了一些購房者,發現目前梧州的購房者基本以改善型和投資型為主。改善型的屬于兩代人需要各自的居住空間了,投資型的則是已經擁有三套、或四套住宅的了。改善型的人群來自公務員、事業單位供職人員居多,投資型則是以生意人、企業高管、以及外來投資者。到底什么類型的住房能吸引這些人群?以及開發商如何能有效抓住這些購房者的心里呢?
??? 改善型:父母支助“房二代”
??? 記者走訪多個樓盤后發現,雖然這些樓盤的房價還未出現購房者希望的降價,但是已經有不少買家意欲結束觀望重新入市,其中更不乏一些為子女求一套“婚房”而奔走的父母的身影。這些“房二代”看似是首次置業者,實際上從整個家庭的角度看,還是新政前一手樓市購房的主力,即改善型買家。在機關工作的關女士說:“兒子現在畢業工作了,今后結婚的話必然需要一套婚房。我們做父母的希望既和兒子分開住,又能互相有個照應。”關女士為孩子支付了購房首期,供樓的任務就給給了兒子,他認為這樣孩子有壓力工作才上進。陳小姐剛畢業不久,父母出錢為她在某個樓盤買了套58平方米的小戶型單位。“這里的小戶型設計很合理,客廳相對寬敞,房間很方正,利用率高。自己平時住一間房,另一間可作書房和客房用。”陳小姐坦言,小戶型總價相對較低是她選擇這里的主因之一。陳小姐笑稱有房子的女人將來談戀愛時會更獨立、更有安全感。
??? 投資型:將眼光放去蒼梧
??? 在梧州投資型的購房者在去年基本都“下手”了,尤其是去年的11月,新興二路某樓盤推出的“單位指標房”,短短幾天就吸引了幾百名投資者。“新政策之后,我投資的屬于第四套了,首付五成沒價值啊!所以退房了”在梧州從事廣告制作的張小姐直言說。今年的投資者基本把眼光投向了蒼梧、以及商鋪和二手樓,蒼梧某樓盤的廣告一出街,“高速路邊、單價1700元起”的字眼馬上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紛紛去打聽了解。隨著政府打造“蒼海”項目,未來南岸的開發也將會引來一次投資高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