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遠軍 伍愛春 陳貽澤
????千里西江,滔滔競發。2009年12月,國務院發布實施《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梧州要加快與珠三角地區的對接,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2010年10月,國家正式批復設立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廣西桂東示范區,要求積極探索承接發展新模式和區域合作新途徑,為西部地區提供典型示范。示范區規劃范圍包括梧州、貴港、玉林、賀州四市。其中,梧州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總面積12588平方千米,占示范區的26.7%。
????一項項決策為百年商埠梧州指明了發展的方向,一個個要求激發出梧州人民只爭朝夕、謀求發展的萬丈豪情。于是,以梧州作為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龍頭城市的“國字號”示范區,在各方的期待中大幕開啟。
????3年來,梧州市圍繞“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發展”的目標,充分發揮各方面優勢,不斷加大承接產業轉移建設力度,致力于將示范區打造成合作發展的先行區、科學發展的試驗區、西江經濟帶協調發展先導區。
????如今走馬梧州,“轉移經濟”風生水起,民生圖景安定和諧,這一條黃金水道正成為梧州乃至廣西昂首崛起的新脊梁!
????蓄勢而為,
????多輪驅動展翼騰飛
????“梧州的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梧州要成為西江上游經濟帶的龍頭,早日成為全區第5個經濟總量超1000億元的城市。”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對梧州的發展提出明確的要求。
????作為我國西部大開發12省(市、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梧州承東啟西,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在東西部產業轉移合作中最具典型意義。
????“示范區批準設立以來,梧州大力實施東向戰略,堅持走好經濟發展‘三步棋’,唱響城市建設‘三部曲’,構建‘一帶兩地一樞紐一園區’,打造‘兩城市一基地’,積極推進交通接軌‘廣佛肇’,經濟融入珠三角,主動接受先進生產力輻射帶動,加快與東部特別是珠三角的產業對接與合作,大力發展現代特色產業,全力打造西江上游經濟帶的龍頭。”梧州市市委書記劉志勇說。
????“東向戰略,使梧州與東部的發展關系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承接,從單一商貿發展為全面合作,從廉價輸出到實現合作共贏。”梧州市市長王凱如此認為。
????東向發展,交通先行。3年來,梧州按照國內區域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定位,全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年均投資超過60億元,為2006年以前的10倍,構建起以西江航運干線、“一環七射三連線”的高速公路網,“豐字型”鐵路樞紐、梧州機場航空港及西氣東輸二線為骨架的五位一體的大能力綜合交通格局。
????搶灘之舉,
????產業承接高潮迭起
????2010年,簽約項目20個,總投資40.5億元;2011年,簽約項目26個,總投資45.73億元;2012年,簽約項目37個,總投資234.28億元。
????這是梧州連續3年在深圳舉行投資推介會所取得的成果。數據清晰顯示,成功簽約的項目在穩健增加,而今年簽約項目的總投資額則呈現幾何級躍升,透視出梧州堅持“東向”戰略搭建承接產業轉移新平臺所取得重大進展。
????作為廣西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主陣地,疊加的政策優勢讓梧州成為一個發展機遇明顯、充滿生機活力的投資旺地,更被客商們喻為投資的“風水寶地”。
????在7月20日舉行的梧州毅德現代商貿物流城奠基儀式上,香港豪德集團及毅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再興由衷感言:“梧州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城市,有著一個團結奮進的領導團隊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是企業家們投資發展的寶地,在梧州的發展一定會取得豐碩成果。”這并非禮節上的寒暄,而是一位具有宏大戰略眼光的投資家的切身體會。
????其實,面對來自東部的“富家女”,梧州不是來者不拒,而是有自己的標準:跟廣東的產業形成互補;跟周邊城市形成互動,區域內差異化發展;符合沿江產業園規劃,形成產業集群;爭做區域內產業的“龍頭老大”;產業要能支持梧州成為西江上游經濟帶龍頭和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產業要與梧州的資源相結合,與現有特色產業相結合。
????3年來,梧州明確構建“西江經濟帶核心區產業群、高速通道產業帶、城鄉一體工業經濟圈”的產業空間格局,即依托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構建黃金水道產業帶;依托南廣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構建高速通道產業帶;以梧州城區和蒼梧為中心、岑溪、藤縣和蒙山為副中心,以“五園八區”為節點,構建城鄉一體工業經濟圈,形成“兩帶一圈”的工業發展新格局。先后頒布實施《梧州市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實施方案》等,配套出臺《梧州市關于加快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意見》等承接產業轉移支持政策,不斷增強承接產業轉移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管委會主任曾健勇見證了示范區的巨大“品牌效應”。“產業轉移來勢非常猛,園區現在還有數10個項目排隊等著落戶。”他說,“如今,小項目基本不用招,因為示范區已經形成了巨大吸引,轉移項目越來越多,投資越來越大,產業水平越來越高。”
????在梧州的各個縣(市)區、產業園區等地,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產業轉移勢頭很猛”。且看一組數據:財政收入2010年增速達到40.1%,比2009年高16.5個百分點,2011年增速仍高達35.6%;超百億元園區達4個。
????梧州“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和諧共生”。2011年,梧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首破1000億元大關,增長44.1%,增速在廣西14市中排第4位,但單位GDP能耗在廣西14個地級市中卻是最低的。梧州森林覆蓋率高達76%,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第二,獲得廣西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去年,梧州水質均達到Ⅲ類水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示范區政策效應帶來明顯的搶灘效應。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梧州原來幾乎沒有什么基礎。然而,就是幾年間通過抓住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加速的重大機遇,梧州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而且總體水平快速提升,已擁有鑫華通整機生產企業及海得威、迪信通等3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并著力將其打造成為千億元產業。預計到2015年,全市承接產業轉移規模擴大到650億元以上,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元,實現與珠三角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為桂東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發揮先行示范作用。
????科學承接,
????在轉型中創新升級
????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廣西桂東示范區是梧州迄今為止第一個進入國家戰略層面的區域規劃,社會期望值高。示范區該示范些什么?如何體現“國字號”示范區的高水準?
????創新之舉很快破繭而出:建設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
????去年12月11日,“十二五”粵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提出在廣西梧州市與廣東肇慶市沿西江兩岸交界區域內共同建設產業合作示范區。
????去年12月16日,梧州、肇慶兩市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兩地共同推動建設“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
????今年以來,粵桂兩省(區)發展改革委、經信委、交通廳、國土廳等部門圍繞試驗區建設多次調研協商。5月,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織知名專家開展實地考察,并著手編制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規劃提出,以梧肇兩市交界為軸心,沿西江兩岸各劃50平方公里共100平方公里建立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首期建設10平方公里啟動區。按照“一核、兩帶、多區”的空間布局,構建“一江兩岸、組團發展”的總體格局,打造宜商、宜業、宜居的現代化產業新城。
????與此同時,兩省(區)政府共同研究《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指導意見》,并商定在今年10月舉行的第八屆泛珠大會上由兩省(區)政府主要領導正式簽署。
????桂東粵西春潮涌動,千里西江百舸爭流。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正從夢想走向現實。到2015年,試驗區生產總值將達60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財政收入超100億元,成為泛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形成發展活力彰顯、崛起態勢強勁的東西部合作特別試驗區。
????(本版圖片由梧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