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簡稱全國汽車經銷商商會)發布消息稱,今年上半年全國經銷商虧損進一步擴大,盈利經銷商僅29%。在南寧,經銷商的日子也不好過,延續了去年陸續有4S店退網、縮減經營規模的頹勢。然而,在4S店壟斷銷售模式被禁兩年多時間后,廠商壓庫仍普遍存在?記者對此進行探訪。

經銷商呼吁車企“松綁” 10月16日,全國汽車經銷商商會發布的《汽車經銷商對廠家滿意度年度調查》數據顯示,有53.5%的經銷商在2018年出現虧損,2019年上半年虧損面進一步擴大,盈利經銷商占比僅為29%。該商會分析,由于汽車廠家盲目壓庫、片區追求市場份額,仍持續對經銷商實行嚴苛的考核制度,使得大部分經銷商虧損日益嚴重。為此,該商會發出倡議書,呼吁廠家為經銷商松綁。 據了解,2017年出臺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汽車供應商不能規定經銷商的汽車銷售數量,不能搭售經銷商未訂購的整車等。但南寧一些品牌4S店相關負責人均表示,經銷商壓庫的行為依然普遍存在,且大都會對經銷商制定相應商務政策。例如,規定經銷商銷售車輛的最低售價,實行區域價格保護等。 不過,有車商指出,盡管有壓庫等行為,但如今車企制定的銷售任務較以前相對要人性化一些。南寧資深汽車業內人士黃先生表示,此前車企制定銷售任務時,大都盲目制定一個總的年度產銷量,然后分配到各個區域,再細化到各個經銷店。如今,車企制定這些產銷任務時,會基于對經銷商實際銷售能力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同時,在年中或接近年終時,車企也會依據一些經銷商的實際銷售情況適時調整任務。 南寧有車商陸續退市 有調查顯示,壓庫行為依然存在,且成為許多經銷商被壓垮的重要因素。在南寧,車市的情況與全國一致。一些業內人士透露,南寧的經銷商中虧損面也在70%以上,其中主流豪華品牌盈利的情況相對較好,大部分還可以實現盈利;主流合資品牌由于市場保有量大、市占率高,經營狀況還過得去;而小眾合資品牌和大部分自主品牌店的經營狀況就不理想了。 據了解,今年在南寧已有眾泰、獵豹、東風風行等品牌的一些店面,或縮減經營規模或選擇退網。近兩年來,英菲尼迪、廣汽菲克、東風標致、寶沃、納智捷、DS等品牌在南寧的部分4S店也出現退場的情況。現如今,南寧一家大型經銷商集團由于經營陷入困境,還拖欠數百名員工的薪資。該集團旗下品牌曾包括長安福特、阿爾法羅密歐、DS、寶沃、林肯等,如今DS和寶沃品牌已經退出南寧市場。 壓庫頑疾緣何難解 據了解,大部分經銷商的流動資金,都是通過融資渠道而來,一旦遭遇庫存壓力大的情況,占用資金量過大則成為壓垮經銷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供應商不得對經銷商規定整車、配件庫存品種或數量,或者規定汽車銷售數量,但雙方在簽署授權合同或合同延期時就上述內容書面達成一致的除外。這就意味著,只要經銷商選擇作為車企的代理商,壓庫等行為實際上就是被默許的。南寧資深汽車業內人士趙先生稱,對于汽車廠家而言,不斷擴大銷售網絡,提升總體銷量,是其終極目標,而在此過程中往往傷害了經銷商的利益。對經銷商而言,最大的經營壓力就是高額的融資成本,如果廠家不壓庫,經銷商的日子會輕松許多。 車企的管理政策如此嚴格,為何多數經銷商仍在堅持?業內人士于先生表示,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汽車仍是除了房子之外的最大宗消費品,因此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品質、售前售后服務都較為看重。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數年內汽車4S店仍將是汽車的主要銷售模式。正因如此,許多獲得授權的品牌經銷商才不愿意放棄授權,仍繼續保持4S店的銷售模式。 (據《南國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