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是為人民服務的窗口單位,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系市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向來受到市民群眾的廣泛關注。
自梧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始終堅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上來,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行動,以黨建促創建,緊盯目標任務,積極部署創建各項工作;成立市衛生健康委創城專班,多次研究討論細化工作責任,以“廣宣傳、抓網格、優服務”為工作重點,下足功夫打磨創城細節,促使創建工作取得成效。
加大文明宣傳 營造濃厚氛圍
在12月22日市紅十字會醫院的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了一條標題為《愛不逾期 孝別等待》的鏈接。打開鏈接,可看到兩幅轉載自中國文明網,由中宣部宣教局和中國文明網制作的以孝老愛親為主題的公益廣告圖。這些圖畫,向讀者傳遞著尊老愛幼、孝心循環不止的積極文明向上的價值觀。而這個鏈接,是該醫院長期以來在微信公眾號上持續推送的“文明城市 有你更美好”主題系列文明推圖的其中一期。還有《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節約用紙 保護生態》《文明城市 從我做起》等推圖,也有不少網友點擊瀏覽,點贊轉發。
這是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督促指導全市各醫院配合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利用相關網絡平臺大力宣傳創城工作的一個具體舉措。
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市衛生健康委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將文明宣傳教育貫穿于創城工作的全過程。在各醫院門前的院子、門診大廳等地張貼創城宣傳海報,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醫院官方網站等平臺和宣傳欄、病房內電視機等媒介開展創城宣傳工作,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業規范、“文明梧州”音頻視頻等,進一步引導市民群眾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在今年全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大走訪、大整改、大檢查行動時,市衛生健康委廣泛發動系統內黨員、干部職工,利用晚上、周末等休息時間上門入戶傾聽群眾呼聲,宣傳全市創文明城成果,入戶數達2938戶,幫助解決問題38項,提高市民群眾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知曉率和滿意度,營造濃厚的創城氛圍。
強化網格管理 提升創城質效
市衛生健康委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有序推進各醫院的創城常態化管理。
各醫院將醫院的區域進行網格劃分,落實由院職能部門和各臨床科室負責人擔任網格員,醫院主要負責人擔任巡查員,分管負責人擔任網格長,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現場巡視,對照創城標準,深入到醫院停車場、各樓出入口、門診大廳、發熱門診、志愿服務臺、消防器材放置點等重要點位進行自查自糾。
各醫院網格員在做好網格管理的同時,也盡心盡力當好“宣傳員”“巡查員”“勸導員”和“觀察員”。在創城工作中,各醫院網格員對本院職工以及外來人員做好宣傳工作,積極倡導“講文明,樹新風”,自覺遵守醫院各項規定;在責任網格開展日常巡查,對于巡查發現的各類安全隱患、違規行為及浪費資源、不講文明等現象及時加以制止并現場處置;同保潔員、安保人員一起針對亂扔垃圾、違規停放車輛等不文明行為進行耐心勸導,共同改善環境衛生和環境秩序;對網格內標志標牌缺損、亂貼亂畫、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及其他臟亂差等情況及時處置,或告知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整改。
截至目前,通過網格化管理,各醫院共動態整改問題62項,進一步提高醫院的創城質效。
用情服務患者 優化就醫環境
近段時間以來,前來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患者有所增多。工作人員耐心引導患者到相關區域就診,并給予早日康復的祝福。工作人員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對患者的關心關愛,讓患者感到很溫暖。
一直以來,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各醫院對工作人員、志愿者進行志愿服務培訓,對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標準與醫院門診“6S”管理相結合,不斷提升院內服務質量。如今,在各醫院的門急診大廳或走廊里,處處可見工作人員、志愿者的身影,他們細心地為市民群眾提供就診服務指導、咨詢幫辦,為老年人、行動不便的患者進行陪診陪檢服務。同時,醫院的工作人員、志愿者在門診大廳維持就醫秩序,引導市民群眾戴口罩、按“一米線”排隊,并為聽力障礙、視力障礙的市民群眾提供無障礙服務。
此外,市衛生健康委還組織系統各醫療機構深入各社區、村鎮開展“黨旗領航”健康知識講座、“三下鄉”公益義診等活動共1300余場,讓更多基層群眾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共同感受衛生健康醫療的溫度。
梧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衛生健康系統責無旁貸。市衛生健康委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推行分級管理制度,強化創城區域的網格化管理,落實整改發現問題,進一步抓實抓牢抓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不折不扣地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創城工作落到實處,為梧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衛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