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長洲區位于享有“綠城水都”“百年商埠”美譽的梧州市城區西北部,是梧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常住人口約30.05萬,轄區內常住有漢、壯、瑤、苗等2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4660人。長洲區委書記陶國銘表示,近年來,長洲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創新思路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活動,持續鞏固民族和睦、社會和諧、群眾和樂的良好社會局面,推動民族工作邁出新步伐、再上新臺階。
突出理論引導,凝聚民族團結進步合力。長洲區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同時,該區分類實施頭雁工程、群雁工程、浸潤工程、種子工程,通過學習培訓、專題研討、宣傳宣講等方式,累計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五進”活動200多場次,受眾達6萬多人次,不斷凝聚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強大合力。
突出文化挖掘,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品牌。長洲區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泗洲、富萬鄉村旅游景區為載體,年內結合傳統節假日開展下俚歌、采茶劇、八音等非遺文化表演690多場次,高峰期單日吸引游客量超過1萬人次,唱響長洲民族團結進步好聲音。此外,該區積極挖掘典型歷史人物事跡,制作《鐵路大臣關冕鈞》《瑤山烈火方生》《民族故事邀紅灣》等一批民族團結進步微視頻,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積極傳播,講好長洲民族團結進步好故事。
突出交流交融,扎緊民族團結進步紐帶。長洲區堅持以廣泛交流、深度交融為出發點,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著力推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例如,該區組織新興二路小學與新疆石河子第十一小學持續開展“書信你我手牽手,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等活動,涉及兩地師生超過1萬人次;組織鳳翔小學等3所小學與防城港市2所小學開展結對幫扶活動20多場,受益師生達5萬多人次。
突出共建共治,筑牢民族團結進步防線。長洲區以構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為著力點,切實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制定實施《長洲區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共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實施方案》,依托“三官一律”“法官進社區”“三方治家”“輿情處置三同步”等機制,及時有效解決鄰里糾紛160多件,實現轄區內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零發生”。
(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領導小組辦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