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子萃)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市內清晰劃分了汽車、電動車等車輛的停車區域,但仍頻繁出現亂停車現象。為此,11月1日,記者進行走訪了解,并與有關管理部門和專家探討解決方法。
長洲區新聞路沿線有不少商鋪、居民住宅區,記者走訪看到,數輛汽車同時停放在人行道上,使人行通道變狹窄。“新聞路兩旁大多是家居安裝、五金、廢品回收等商鋪,不少商鋪經營者為圖方便,將汽車、三輪車等停放在自家店門前。有時候,公交車站四周都停滿車輛,不僅破壞社區環境,還妨礙居民正常通行。”居住在新聞路的市民陳女士說。
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大門前,記者觀察到,盡管道路兩旁、人行道上分類規劃了停車位,中心大門前擺放著禁止停車標示牌,但仍有市民直接將汽車、電動車停放在門前。而在該中心周邊路段,也有汽車、出租車隨意停放在沒有劃設停車區域的路邊。
隨后,記者來到桂江一橋橋底路段發現,亂停車現象較嚴重。該路段僅人行道上規劃了兩輪車停車位,但不少市民將汽車停放在道路兩旁和人行道上。“可能是橋底下能遮風擋雨,大橋兩旁階梯方便車主通行,為此,即便前方規劃有停車位,不少車主還是將車輛停放在橋底下。”附近的商家說,該路段比較寬敞,車流人流不算大,所以大家都相互效仿、隨意停車,橋底下亂停車現象存在已久。
針對上述情況,市交警部門回應道,小車、摩托車占道亂停車現象時有發生,不僅降低道路通行效率,還容易引發車輛剮蹭等交通事故。為進一步規范我市停車秩序,今年以來,市公安交警集中警力開展了車輛亂停亂放專項整治行動,執勤警員對我市各醫院、學校周邊、小街巷道等重點路段,在重點時段增加巡邏密度和頻率,延長路面巡邏管控時間,對機動車違法停車、停車不入位,以及占用盲道、人行道、消防通道等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部分路段的出行環境有明顯好轉。接下來,執勤警員會繼續對違法停車駕駛人進行規范勸離、批評教育,積極爭取群眾理解和支持,共同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
住梧自治區政協委員練蓮建議:車輛亂停放現象的出現,一個客觀因素是部分區域停車位有限。對此,有關部門可以進行適度資源調整和合理規劃。近年來,市里停車位規劃較以往有所增多,在此背景下,市民需遵守公共交通秩序,提升文明素養,自覺規范停車。交警等有關部門在巡查執法時可以提醒勸導市民有序停放車輛,同時可壓實各有關單位“門前三包”責任,引導各單位管理好門前的環境秩序,多方合力提升城市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