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藤縣八音作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因其曲調優美嘹亮、演奏風格熱烈歡快、旋律悠揚、韻味獨特,承載著當地老百姓的文化記憶與鄉愁。該項目在藤縣金雞鎮也廣為流傳。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一古老藝術一度面臨傳承斷代、技藝流失的困境。
面對困境,金雞鎮人大主動扛起文化守護責任,通過考察調研,了解八音的歷史淵源、保護現狀及傳承機制,結合現狀引導八音傳承人招生傳藝,以代表之智為文化傳承發聲,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動八音的保護與傳承。
金雞鎮人大多次組織人大代表到該鎮平山村,梳理八音傳承和保護現狀,仔細聽取藤縣八音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陸丕東就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協調解決保護傳承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該鎮人大將助推八音保護傳承工作列入《金雞八音保護傳承三年行動計劃》,通過人大之家、聯絡站、聯絡點組織召開人大代表與非遺傳承人座談會,圍繞非遺傳承開展主題活動,收集有關非遺傳承保護意見建議。
金雞鎮人大將平山村人大代表聯絡站作為“人大+非遺”傳承文化點,發揮基層人大紐帶作用,形成人大代表“帶頭宣傳、帶頭參與、帶頭保護”非遺知識的良好氛圍;組織八音藝人開展公益巡演活動、人大代表開展非遺知識宣講,讓傳統藝術重回百姓視野,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為非遺傳承與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為破解非遺傳承“后繼無人”難題,金雞鎮人大推動構建制度化、規范化的保護體系。鎮人大審議通過《金雞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見》,明確當地八音傳承人的認定標準、扶持政策及傳承義務,加大傳統文化挖掘開發力度。在鎮人大的牽線搭橋聯動下,3名八音愛好者拜師學藝,成為八音“小傳人”。
(黃群禮 蒙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