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陳益銘通 訊員 龐廣蛟
日前,記者踏入岑溪市三堡鎮車河村的雙順食品有限公司米粉廠生產車間,米粉制作專用機器全速運轉,轟鳴聲不絕于耳。從農戶收購來的本地特有“谷兒米”,經過浸泡、洗米、磨漿、蒸制等一道道工序后,搖身變成一片片規格相似的乳白色粉片,隨后被整齊地晾曬在竹箕上。另一邊,工人熟練地進行粉片切絲、包扎等工作,各項工作有條不紊。
“有了烘干設備,三堡米粉制作就不用再看天‘臉色’。三堡米粉現在可搶手了,想買都得提前預訂。”岑溪市雙順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龔成文介紹道。購置烘干設備后,雨天啟用設備烘干,晴天則采取自然晾曬,公司年產三堡米粉達15萬公斤,每公斤售價26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三堡米粉制作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已成為岑溪市民舌尖上的記憶。龔成文的岳父做了幾十年米粉,一直堅持純手工制作,用大鑊炊米粉,一天只能制作60多公斤。雖然產量有限,但純手工制作的米粉柔潤、香醇、有嚼勁,備受青睞。為了照顧老人和小孩,龔成文選擇回鄉創業。他看中了三堡米粉的響亮名氣,岳父也毫無保留地將制作技藝傳授給他。龔成文先投入30萬元建立小廠生產三堡米粉,每天產量750公斤。嘗到甜頭后,2013年,他與別人合作投資150萬元,在三堡鎮車河村開辦了岑溪市雙順食品有限公司,日產量提升至1500公斤。
岑溪米粉看三堡,三堡米粉看車河。除了雙順食品有限公司,投資超百萬元的村集體企業岑溪市車河食品有限公司表現同樣出色。今年6月,該公司硬化了2700平方米的曬場,日產米粉600公斤以上,每年能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如今,車河村有3家米粉廠日產量超500公斤,小作坊10多家,工人日均工資100元以上。此外,三堡鎮扶南、簡塘、新安和美術等村,上規模的米粉廠就有20多家,米粉通過線上線下銷售,不僅滿足當地需求,還銷往梧州、南寧及廣東等地市場,為村民帶來穩定收入。村民莫炳麗說:“我除了種5畝地,還在米粉廠上班,既能照顧老人孩子,每月還有3000多元收入。”
好米好水出好米粉,“谷兒米”對三堡米粉至關重要。為保證“谷兒米”供應,三堡鎮種植了400多畝、糯垌鎮種植了1000多畝“谷兒米”品種水稻。一些大型碾米廠免費給農戶提供“谷兒米”品種水稻種子,然后保價回收供應給三堡米粉廠家(作坊)。據悉,三堡米粉年產量300萬公斤,年產值近5000萬元。
為打造岑溪米粉產業,助推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岑溪市持續將三堡車河米粉、糯垌米粉等干粉及岑溪石磨米粉作為傳統特色產業重點培育,在資金上大力扶持企業和作坊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質量產量,促進產業升級提質,帶動群眾創業就業,并通過“生態農業+特色產業”模式,打通全產業鏈,推動米粉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截至目前,該市共有米粉干粉生產廠家82家、年產量5350噸、產值8560萬元,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大通道”。